周口市麦播已过九成
11月17日早上,在商水县平店乡的高标准农田里,种粮大户李建党正蹲在田垄旁,扒开湿润的土壤查看小麦出苗情况。他感慨道:“今年雨水多,地湿,播种比往年晚了好多天,但政府组织得力、技术指导到位,现在看苗情不比往年差。”截至16日17时,周口市已播种小麦1022.6
11月17日早上,在商水县平店乡的高标准农田里,种粮大户李建党正蹲在田垄旁,扒开湿润的土壤查看小麦出苗情况。他感慨道:“今年雨水多,地湿,播种比往年晚了好多天,但政府组织得力、技术指导到位,现在看苗情不比往年差。”截至16日17时,周口市已播种小麦1022.6
历经雨雪、大风与强降温的集中影响,我省本轮寒潮天气已进入收尾阶段,11月18日起全省大部将陆续告别湿冷,正式切换至晴好模式,阳光回归助力气温逐步回升,为当前麦播收尾与田间管理创造有利条件。
“往年雇人旋耕一亩地要花近百元,今年多亏有党组织帮忙,当天就把俺的4亩地免费旋耕完毕,真是解决了我的难题。”11月14日,鹿邑县杨湖口镇苏阁行政村农户李新良满意地说。
开封市麦播工作已接近尾声。截至11月12日,全市腾茬面积540.92万亩,整地面积505.63万亩,预计麦播面积440.35万亩,已播种412.22万亩,占比93.61%。
马庄镇秋收工作已进入尾声,田间地头随处可见农机穿梭作业的繁忙景象。为抢抓农时、夯实小麦生长基础,马庄镇以“保墒情、提地力、优布局”为核心,全力推进秋收后整地备播工作。
全力抓好小麦秋冬种植,从当前开始到12月21日"冬至",我省启动实施"奋战60天 抗秋汛抢麦播促壮苗"行动,千方百计落实小麦种植面积,提高播种质量,抓好冬前管理,夯实明年夏粮生产基础。
河南的麦子还没种上,天还下着雨,这可怎么办?老话说得好,“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这眼看就要误了农时,能不让人心焦吗?从9月开始,河南就跟雨水“杠上了”,秋收腾茬比往年慢了好几拍,小麦播种也跟着“迟到”。地里湿得能踩出脚印,温度也跟不上,这夏粮生产的头一仗,
受到此前阴雨天气影响,河南的麦播较常年推迟约7至15天。目前各地正积极开展抗湿播种工作,解决土壤湿涝难题。
又到一年麦播季,今年河南麦播却因天气“拖了后腿”。受9月以来持续阴雨影响,我省收秋种麦茬口衔接明显偏紧,麦播时间较常年推迟7天至15天,部分地块还面临土壤湿涝、播期更晚难题。
据了解,农业农村部将分区挂图作战、分类精准施策、分时有序推进,强化抗湿播种、晚播应变、冬前田管,千方百计落实小麦面积,全力以赴抓好冬前管理,培育壮苗保安全越冬。
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落实抗灾夺秋粮丰收视频调度会要求,农业农村部启动实施奋战60天抗秋汛抢麦播促壮苗行动,从当前开始到“冬至”(12月21日),分区挂图作战、分类精准施策、分时有序推进,强化抗湿播种、晚播应变、冬前田管,千方百计落实小麦面积,全力
“秋分早,霜降迟,寒露种麦正当时。”这句在中原大地上流传千年的农谚,曾是指导小麦播种的黄金法则。然而,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这句古老智慧正面临挑战。近日,河南科技学院教授茹振钢在新乡县朗公庙镇毛庄村进行小麦抗湿晚播栽培技术培训时说:“随着全球气候变暖趋势加
从地市进度看,南阳、商丘、开封过九成,周口、平顶山、濮阳、漯河、信阳、郑州、驻马店过八成,许昌、安阳过七成,新乡、洛阳过六成,三门峡、鹤壁过五成,济源、焦作过三成。
“如果不及时排水,大型农机具就无法下地,可能导致播期大幅推迟,甚至拖至11月,这将影响小麦生产。”昨日,在淮阳区一块泥泞的田地旁,看着无法下地作业的大型农机具,周口市农科院副院长韩玉林对愁眉不展的种粮户李诚杰耐心讲解麦播关键技术,“当务之急是挖沟、排水、散墒”
近日,河南科技学院茹振钢教授在新乡县朗公庙镇毛庄村进行小麦抗湿晚播栽培技术培训时指出:“随着全球气候变暖趋势加剧,特别是冬季气温持续偏高,通过三十余年气象数据与作物生长模型的比对研究,我们发现河南小麦最佳播种期已整体后移一个节气,霜降节气成为新的小麦适播期。”
华西秋雨是我国西部地区秋季特有的多雨天气,其核心特点是雨日多、雨量大、持续时间长、空气湿度高;据南阳气象台信息,9月1-28日南阳市平均降水量226.1毫米,较常年同期(81.3毫米)偏多178.12%;降水日数17.4天,较常年(9.4天)偏多8天。预计10
目前安阳市夏玉米陆续进入收获期。9月29日,记者从市气象部门了解到,预计10月,全市平均降水量35毫米左右,较常年同期(28.2毫米)偏多2成至3成;全市平均气温15℃至15.5℃左右,较常年同期(15.1℃)略偏高。
“三秋”是秋粮收获、小麦播种的关键窗口期,关乎全年粮食收成与来年生产根基。我省9月以来多轮降水叠加,未来仍有分散性降水,将对秋粮灌浆、农机抢收、小麦备播等产生影响。
9月10日,全省麦播期重大病虫草害防控工作会议在郑州召开。各省辖市、济源示范区和小麦生产重点县植保机构负责人、农资企业代表等百余人参会,围绕小麦播种期病虫草害发生形势、关键措施、技术推广等展开深入研讨,为明年夏粮丰产筑牢第一道防线。